中国自2004年开始引进德国、日本、加拿大和法国的高铁技术,高铁在国内得到了迅速发展,已形成自主技术标准和较为完善的建设体系,是中国高端产业发展的典型代表。现在已迈入国际市场,已经与多个国家签订了建设项目合同,
高铁使用电力驱动的,具有无污染、载客能力大等优点,那么它的耗电量是多少呢?有关资料表明,时速在三百五十千米每小时的高铁耗电量是9600度,时速二百五十千米每小时的高铁耗电量的耗电是4800度。
日本高铁每小时大约耗电4万至8万千瓦时不等。
原因是高铁列车运行时需要支持高速运行及车内设备的消耗,如空调、灯光等,因此需要耗费大量电力。
而日本高铁***用了高效节能的技术和设备,比如***用轻量化设计和气动外形优化,同时使用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等节能手段,使得高铁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率大大提高,也降低了高铁的能耗。
值得一提的是,日本高铁还利用了回收制动能量的技术,减少能量浪费,也是其节能减排的一项措施。
因此,虽然高铁的运行消耗电力巨大,但它的节能技术和设备的优化,也使得能源利用更加高效,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。
日本高铁每小时耗电量约为4,000千瓦时。
日本高铁***用的是电力牵引的方式,速度高、沿线设备齐全等因素导致其电能消耗较大。
为了减少高铁运行对环境的影响,日本在高铁线路周边建设了大规模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,将光伏发电与高铁运行相结合,实现了能源的可持续发展。
同时,日本还优化了高铁列车的设计,在列车外部***用了空气动力学、摩擦等技术,进一步减小了高铁列车的能耗。
这些措施体现了日本技术和环保意识的高度结合,也为其他国家的高速铁路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启示。
广深城际铁路已经实现公交化了,每天6点到11点,高峰时能有6,基本上是10分钟一班,一天共88班。
并且可以买后面车次的票上前面的车,也不知道为什么,我就这样干,一次都没抓过。
今年一月又在支付宝上推出个“广深铁路扫码通”,感觉跟地铁似的,如果跟公交卡连起来更好了。
但我不喜欢这趟线,一是太慢,广州到深圳得一个半小时。二是太贵,79.5真的很心疼
很正常,因为国情不同,不能拿一把尺子来衡量全球的相同事物,日本的人口不到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十,要快起来和便捷起来,人多就是受到制约的一大因素,相信通过科学设计和管理,情况会越来越好,不久的将来会有相似日本新干线的中国高铁出现的。
谢邀!
5分钟转车,不知道有多少国家可以做到?!这个我并非是夸赞,我只讲述一个事实。日本新干线可以做大随到随走,不仅仅是硬件设施,也有许多人文文化在里面。其实很多时候,有人讲日本人开车比较守规矩,其实守规矩有两个方面,一个是用户(也就是个人),另一个就是“规矩”(也可以说是创造规矩的人)。如果一个规定,十分不方面,那么就不会有很多人遵守。再者,如果规矩完善,不去遵守,那就是用户的责任。这么说有点儿绕,我先通过我的实际经历去讲一下日本的新干线吧。
福冈到东京的新干线
福冈到东京,类似于从我国的中原到北上广的距离吧,也是挺远的。有直达也有转车,如果买不到直达的票,一般都会选择在大阪或者神户或者名古屋转车。我相信,各位都有在国内转车的经历,是不是慌慌张张,匆匆忙忙?但是在日本的一次转车,彻底的改变了我对“转车的恐惧”。
我从福冈到名古屋是“のぞみ”,转车的依然是“のぞみ”,具体的车次我记不太清了。期间只有5~10min的时间,最开始买票的时候,十分担心,害怕错过列车,因为上楼下楼,还要换站台。但是我的担心貌似是多余的,因为要转车的列车,就停在对面的站台,在列车快到站的时候,会有广播播出换成的车次和站台信息,同时还会告诉你从哪里下车最近。等我搭乘上第二乘列车,还有至少5min的时间!确实绰绰有余。
为何日本高铁能够做到随停随走
讲完了我的经历,我们就从具体的原因上,来分析一下,日本的高铁为何能够做到随停随走。
日本人已经习惯了列车、电车的乘车模式
在上个世纪初,当我们还在马车的时代,日本已经建成了铁路,有轨电车已经走入了平民生活。日本虽然土地面积很小,但是铁路路线总长并不少。从最南边的冲绳到最北端的北海道,随处可以看到日本电车的身影。日本的列车线路十分复杂,新干线同样如此,正是因为习惯了列车的乘车模式,用户(也就是日本人)能够根据车站提供的信息,准确的找到火车的位置。日本乘坐高铁,没有检查,也没有身份验证,只需要购票就能够乘坐,而且不会规定进站时间,只要有票,想什么时候进去都可以。
日本列车站台设计合理
说到设计合理,其实最终体现在用户端。就如同我前面所提到的例子一样,有换乘的列车,尽量会安排在同一个站台的两边,这样就能够节省了很多旅客的时间。但是这样做有一点不好,那就是扩大了车站的工作量,因为需要更加准确的调度列车,就需要大量的数据和分析,而日本人却做到了。其实我国也能够做到,只是愿不愿意做的问题罢了。
其他还有,运营系统完善、整体乘客素质高等。其实这两个也很好理解,日本高铁很早就开发了整体的调度系统,有人说国产的已经超过了日本,具体的我不太清楚,我只是知道,在国内坐高铁的感觉,没有新干线好。另外,日本人奉行先下后上,虽然不是绝对,但是99%的人都会这样做,也就保证了列车上下不会出现太多的拥挤,不会浪费时间。
更多资讯欢迎关注笔者头条号:日本二三事
部分文章介绍:
《在日本生孩子的中国妈妈讲述:日本的好与坏!》
《日本“令和”时代解说:平静下涌动的“危机”》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96167400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bjtheone.com/post/801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