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信资费仅区分本埠和外埠,与距离无关。从厦门寄信到太原、武汉、贵州、龙岩,均属外埠信函,按现行资费标准是:重量100克及以内每重20克需1.2元,100克以上每增加100克加收2.0元,挂号另加3.0元。一般信件几页纸,重量在20克以内,寄平信是1.2元,寄挂号是4.2元。
1. 飞机:如果选择飞机出行,可以从武汉天河机场或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出发,到达厦门高崎国际机场。这是最快捷、最省时的方式,大约需要2小时左右。
2. 火车:如果选择火车出行,可以从武汉火车站或武汉高铁站出发,到达厦门火车站或厦门北站。根据不同的列车类型和座席等级,需要的时间和费用都有所不同,一般需要9-20小时不等。
厦门到武汉总里程为1170公里,开汽车大约耗时为13小时,总费用约700元左右;如果步行大约用时150小时;骑自行车大约需要60小时;乘坐火车用时需要8小时20分钟;乘高铁要4小时20分钟。
差不多1048公里,从厦门到武汉的距离大约是1,100公里左右,这条路线需要穿越福建、江西、湖南三个省份。在行车过程中,我们需要注意路况和交通标志,遵守交通规则,确保行车安全。
谈历史,必须符合事实!民国四大名校是哪四所呢?1952年院系调整最吃亏的是老浙江大学,武大、厦大院系调整都只是保留了文理专业,有什么资料说明厦大比武大更吃亏呢?
历史沿革
厦门大学1919年创立私立厦门大学,1937年改为国立厦门大学。
武汉大学创办于1893年,1913年成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,1926年更名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,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,成为民国四大名校之一。
1952年刚解放不久时,一个办学历史长早已成为国立的大学,不如由私立大学转化、靠后24年才成为国立的大学,傻子才会相信吧!
厦大吊打武大?
解放后1959~1963第二次确立重点大学名单时,武大是第二批,厦大是第三批。厦大吊打武大?
至于为什么厦大单枪匹马进入985,为什么武大要合并测大、武水等校进入985?还要问一问湖北省的意图吧!是武大要主动合并的吗?耽误了时间能怪武大吗?
武大合并他校的原委就没搞清楚,厦大就吊打武大?
可以查一查,除开武大合并的三校,武大和厦大原有文理两科的优势学科不就明白了吗?武大弱于厦大,从何说起?
文科学科评估排名
文科前十学科:
武大有哲学(第6)、理论经济学(第3)、法学(第4)、马列(第1)、新闻传播学(第4)、世界史(第6),共六个学科。
厦大有理论经济学(第8)、应用经济学(第5)、法学(第10)、教育学笫9)、中国史(第10)、世界史(第10)、民族学(第5),共七个学科。
理学评估排名
武大前十学科有数学(第8)、化学(第10)、地理(第4)、地球物理(第3)、生物学(第7),共5个学科。
厦大前十学科有化学(第8)、海洋科学(第2)、统计学(第3)。
文理合计前十学科数,武大11个,厦大10个。前五学科武大6个,厦大4个。
文理科均为合并前的学科,岂有武大只能通过合并才能进入985之说?能合并名校,也是一种实力的象征!实力弱的大学能合并实力強的大学吗?厦大是不愿合并他校,还是他校不让他合并?你能下结论吗?
这能说明合并他校前厦大強于武大,厦大能吊打武大?
第4次学科评估情况
国内、国际排名综合及平均值
现在武大仍被厦大吊打?
且看2017理科分数线
厦门大学吊打武汉大学?
再看文科分数线
厦门大学吊打武汉大学?
什么时候厦门大学吊打过老武汉大学?怎样吊?如何打?证据呢?今天吊打这个,明天吊打那个,经常吊打别人,幸福吗?
'
各有各的特点吧。
武***,去过厦门大学两次。
作为学渣,无法从学术方面进行分析,只能说说感觉。
在我感觉,武汉大学更加厚重一些,深沉一些。
特别是老宿舍和老图书馆那片区域,充满着历史文化感。进去校园,感觉空气里都是知识的味道,自己都变聪明了一点:)
厦门大学则整体的色度提高了好几度。明亮,活泼,青春。芙蓉湖,芙蓉隧道,情人谷等等,让人回想起自己的青春……
当然是武汉大学更好!
武汉大学和厦门大学都是偏文科的综合性大学,两校多年来高考录取分数线接近,都善于使用传统及网络媒体进行学校宣传,也因此而受益(注:近几年来武大与厦大高考分数线拉开了差距)。近年来,武汉大学新闻接连不断,樱花、校花、排行榜,各种新闻层出不穷,你想不知道“樱大”都不可能!而厦门大学也是网络营销高手,“春暖花开,唯我厦大”,厦大以“花大”闻名于网络!讨论武汉大学、厦门大学这样的名校,我并不准备用师资力量、学生信息、学科建设、科研成果等细节数据进行比较,而是考虑从国家定位、当前实力、学校地域几个方面对他们进行讨论!
1. 国家定位
1999年,***院批转教育部《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***》,“985工程”正式启动建设。2001年2月,武汉大学和厦门大学同一批次入选985工程。可以看出,在2001年时,两校有大致相同的国家定位和起点。
一转眼15年过去了,2017年国家启动了“双一流”高校建设,在双一流建设中,武汉大学和厦门大学同时入选了“世界一流大学”建设A类高校,貌似两校定位相同,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,两校实力已经拉开了差距。因此,在“双一流”建设中,国家对两校的期望、重视程度和定位已经有所不同,具体可以参考下图中两校入选一流学科的个数。在上图中,武汉大学入选“一流学科”数为10个,位居“一流大学”建设高校第12位,超过了西交、哈工、同济、北航等名校。厦门大学入选“一流学科”数为5个,位居“一流大学”建设高校第21位,与华中农大、吉大等校并列。
2. 学校实力
上次进行中大、厦大学校实力评估时,使用了全球ESI1%学科数进行比较,被网友骂崇洋***,这次学校实力对比,就中西结合,分别使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结果以及ESI1%学科数进行对比。
首先是第四次教学部学科评估,在下表中,武汉大学A+学科有4个,厦门大学A+学科有1个;武汉大学A类学科有4个,厦门大学A类学科有4个;武汉大学A-学科有11个,厦门大学A-学科有2个。以此可知,厦大在A+顶尖学科(学科排名前2%)上比武大少了3个,在A-优秀学科(学科排名5%~10%)上厦大比武大少了9个。其次,我们看看两校的ESI1%学科数,武汉大学有16个学科以进入ESI世界前1%,与清华大学、南京大学等校并列国内高校第7。厦门大学进入ESI世界前1%的学科数为12个,与兰州大学一起并列国内高校第16位。
3. 学校地域
说起地域,很多人都认为,高校发展与所在地域息息相关,举例来说,哈尔滨工业大学实力强大,但由于地域不好,处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洼地,因此学校难以得到地方经济支持,新兴热门学科难以发展,高考分数线也连年走低,目前哈工大高考分数线已低于厦大,与武大差距更大。
武汉大学所在的武汉市,为湖北省省会,已经被中央***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!武汉为水陆交通枢纽,长江水路联通长江沿线各大城市,普铁贯通各地,高铁呈米字型分布,为全国三大高铁枢纽之一。武汉经济发展较好,2016年GDP为11912亿,财政收入达2423亿。武汉高等教育发达,有82所高校,7所211以上高校。
厦门大学所在的厦门市,为国内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,副省级城市,***单列市,四大特区之一,从国家定位来看,厦门也算是占尽天时,但由于种种原因,厦门发展不如预期。目前厦门在高铁路方面仅有厦深高铁,厦门港虽好(2016年国内集装箱吞吐量国内第七),但也独木难支。2016年度厦门完成GDP3784亿,财政收入1101.9亿。厦门211以上高校仅有厦大。
经过以上三点分析,大家可以知道:
在学校国家定位、学校当前实力、学校地域三方面,武汉大学都好于厦门大学。
从国家定位、学校实力、地域来看,武汉大学确实是国内顶尖名校,从其全国提档线逐年上升来看,也是其实力、地域优势、宣传综合发力的结果!唯一不好的地方,就是武大对自己的宣传定位有些问题,本身应该是“昔日强者,重回巅峰”的剧本,唱成了“新晋网红,上蹿下跳”。当然,这样的宣传也有其积极作用,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武汉大学!
大家对我以上对***析有什么意见或建议,欢迎留言讨论!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96167400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bjtheone.com/post/281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