窝窝面是铜川市耀州区的名菜。成品面形***,漂浮碗内,汤清味鲜,红绿相映,始于清道光年间,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。耀州流传着这样一句话:"天下美味都吃遍,首推耀州窝窝面"。
2、驴蹄子面
驴蹄子面,据说起源于50年代困难时期,农人忙于农活,无暇做饭,于是用玉米面和硬,直接用刀切成面片下锅。既省时,吃了也顶饥。后来这一食品便流传下来,如今生活水品提高了,则换成了白面制作,面更筋道,配上精心调制的臊子,味道更是引得人口水直流。
3、搅团
用玉米等杂粮做成。先将水烧开,再把玉米或其它杂粮细细撒入开水中,边撒边搅,用温火熬煮,待结成团状即成。吃时先在碗中盛入清汤臊子,调入油泼辣子、盐等佐料,再把搅团放在碗中,用筷子把搅团夹成小块,在碗里清汤臊子中浸泡入,常见的有浆水、素菜、荤菜三种,四季皆宜,夏季食之最佳。
4、咸汤面
是铜川特有的传统小吃,经济实惠,食用方便,人们喜作早餐。咸汤面,咸辣出头,筋韧爽口。碗内生姜黄、葱韭绿、油辣红、豆腐白,色鲜而和谐,食后余香盈口,周身微汗,使人食欲大振,顿觉轻爽。
5、油茶泡馍
这种油茶,不是那种芝麻杏仁油茶,而是用家畜油和面粉炒成的一种油茶。它的历史久远,据知在清朝时期就有人卖,至今不衰,一直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。
铜川最有名的应该是咸汤面
知道咸汤面,还是看贾平凹的散文咸汤面,虽然富平和铜川交界,但我们以前确实听都没听过。
今年,有个同学的孙子过满月,恰好这同学就在铜川,于是我们一伙人奔赴铜川吃满月酒。在路上,我给大家讲了咸汤面的故事,大家一致要求先去品尝一下咸汤面。到了铜川,我们打听那家好吃,人家顺手一指,我们呼呼的就过去了,进门一看,虽然是早晨,但生意很是火爆,估计名店生意都好,于是我们一人要了一碗。
面很快,量也很足,放眼一看,和兰州拉面还有点像,油泼辣子上面飘了一层,看着很有食欲。结果一尝,味道很是一般,没有一点香味,就是有点盐味,问大家,都觉得不咋地,好几个人都没有吃完。
或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一个地方一个口味,但是,兰州拉面,走到那里都受欢迎,像岐山臊子面,我这个东府吃油泼面的人也很喜欢吃哦,赶紧他们的面拉的可以,味道还是不行,的改良一下,要不永远也走不出铜川了。
咸汤面是铜川耀州的风味小吃。据说咸汤面贵在汤,要将调料,如丁香、八角,桂皮,桂圆、生姜、香叶、小香、当归等十多种调料经煮汤后与面汤混合,在老碗里放入一把黄面条,浇进热汤,再倒出,反复多次后再浇进汤,放些葱花、韭菜段、油泼辣椒,吃起来据说别有风味,甚至当地有“不吃三碗面,不算行耀县”的说法。
然而,这却是我最无法接受的陕西地方小吃。表哥姥姥家是耀县人,小时候每次跟他去耀县,他必然带我去吃咸汤面。每次他都吃出了久旱逢甘霖的***,而我实在对这碗重口味的素面无法培育出感情,往往都是吃一两筷子后让他吃掉我的那一份。
铜川市印台区陈炉镇上的瓷窑背锅盔,才是独一无二、名付其实的绝品名吃。不过随着现代瓷器烧诚技朮的改进,传统马蹄窑的停用,这一美食只能停留在上世纪的记忆中了。把发好的面团,扞成园饼放在请扫十分干净的,正在烧制瓷器的马蹄窑背上烙烤,将熟之时香飘几百米,吃到口中,一种特殊恮香味,会让即便有健忘症的人,也终生不忘。并且此饼全世界独一无二,但愿你三生有幸,有朝一日能在古镇一品绝世美食。祝您好运!
1.北关饸络,现在每次回去必吃的。
2.小张汽锅,离饸络不远非常值得一吃。
3.老左家泡馍,这个简直就是小时候的最爱啊,只是现在的味道确实有点大不如前了。
4.咸汤面,这个还真是只能在耀县吃到的一种早餐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96167400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bjtheone.com/post/613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