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大学毕业三年了,现在特别想念大学时候学校饭堂顶楼的宵夜,想念那里的扎啤,炸玉米,炒粉。那时候还是学生,钱不多,而且基本都是靠父母提供的,所以每个月的钱都是斟酌着用的,但我们宿舍很团结,所以一旦有人生日,我们就会凑钱去庆贺一番,很多时候我们就会去烧烤摊,我们是女生,不喜欢喝啤酒,就点店家自己调的扎啤,酸酸甜甜的,不想啤酒那么苦,然后再点一碟炸花生,它的炸花生是把玉米一颗颗剥开,在裹上面粉,再炸,很香。现在毕业了,回到自己家乡的县城,再也没有那么好喝的扎啤了,也再也没有那么好吃的炸花生了!
我的家乡呢是吉林长春,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男人那真的是无肉不欢。
每次出门在外最想吃的就是家乡的酱菜,尤其是胡记真不同的鸡丝卷。刚出锅时伴随着蒸汽,咬下一口,滑嫩的口感带着满满的肉香,虽然烫口不过这种畅快的满足感真的是无论走到哪里都会一直回味。
还有就是雪衣豆沙,绵软的口感配上豆沙的清甜外面在裹上一层砂糖,甜而不腻又唇齿留香。金黄的外表被炸的微酥,齿尖的感觉微脆过到舌尖时则是绵密香滑,不同的味觉感受与***真的是让人流连忘返,无论走了多久走了多远吃下一整个就会感觉温暖,感觉到家的温暖。
再加上老昌的香肠,老昌的师傅是从哈肉联过来的,所以做法上保留了最正宗的老式红肠的味道。每次出门坐火车都会带上几根,配上一盒热气腾腾的方便面,或者就这么直接吃都是享受。一口咬下去能看到肉的感觉,是那些塑料包装的香肠所无法带来的畅快。每每吃到都会想到家乡人的热情豪爽的样子,心里就会无比踏实。说到这里小编已经垂涎三尺了,不过家里只有不带肥肉的儿童肠了实属美中不足。
大学去的云南丽江,彩云之南,梦幻丽江。丽江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高度发达,天南地北的小吃都有,但是最我让倾心的还是云南的过桥米线,以至于到现在我回到新疆数年依然难以忘怀…
第一次吃过桥米线是在丽江市鱼米河商业街的蒙自过桥米线,是我大学宿舍的云南舍友带大家去吃的。一家不大的店铺坐满了人,记得还有楼上,主营就是过桥米线,门口还摆上了一架烤臭豆腐。
首先感觉一大碗鸡汤很营养,配菜荤素搭配看着也很有食欲,先荤菜后素菜倒入鸡汤,最后倒入米线,那个味道真叫一个鲜爽美味!一直也在找机会在本地开一家过桥米线呢
河南胡辣汤起源于河南中部。是中国北方早餐中常见的传统汤类名吃。糊辣汤分***的肉丸胡辣汤和大众的粉条糊辣汤。
汉中热面皮是将大米磨碎制成的面皮蒸熟后,用盐、辣椒、醋等调味料搅拌,再配以时令蔬菜即可食用的一道美食。
兰州牛肉拉面是兰州著名的风味小吃,享誉全国。兰州牛肉拉面面的制作的五大步奏无论从选料、和面、醒面,还是溜条和拉面,都巧妙地运用了所含成分的物理性能,即面筋蛋白质的延伸性和弹性。
上海糯米团是老上海人的传统早餐,在宁波和上海的一些地摊上,均可以见到这些特色的传统早餐。糯米擀成薄薄的一张面饼,在上面放点榨菜,夹一根油条,卷成一个团子,纯正的上海糯米团就完成了
我们无论从菜系还是小吃来看,其类别,分类,做法如夜空中的繁星,数不胜数。一样菜百样做的情况也是很多的。
小吃比较有名的就有北京的驴打滚、天津的狗不理包子、重庆的小面、上海的南翔小笼。
此外还有江苏的蟹黄烧卖、安徽的腊八粥、浙江嘉兴的肉粽、云南的卤牛肉、贵州的丝娃娃、四川的抄手、湖北的三鲜豆皮、湖南的臭豆腐、广东的月饼、广西酸笋、福建的牡蛎煎、香港的烧鹅、台湾的凤梨酥、澳门的蛋挞、海南的竹简饭、河南的胡辣汤、河北的驴肉火烧、山西的花馍、西安的羊肉泡馍、甘肃的拉面、新疆的烤羊肉、内蒙的牦牛肉、辽宁的老边饺子、黑龙江的红肠、吉林的朝鲜冷面........
实在是太多了,没法一一罗列^^
我是隐隐飞桥隔野烟的二姐,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!
驴打滚:
南翔小笼:重庆小面:狗不理包子:
东北 大陷饺子 铁棍乱炖 地三鲜 锅包肉
天津 包子
内蒙 烤全羊 羊奶
山西 刀削面 陈醋 糖醋丸子 过油肉
陕西 羊肉泡馍 肉夹馍
河南 烩面 胡辣汤
新疆 各种水果 馕 大盘鸡
山东 大饼
湖南 辣椒 辣椒 辣椒 臭豆腐
川渝 火锅 火锅 火锅
兰州 拉面
云南 米线 菌类
广东 福建人
福建 ……
咱们大中国是个美食天堂,美食如浩海之珠数不胜数,味道没有最好吃只有更好吃!像北京的烤鸭、天津的狗不理包子、河北的驴肉火烧、河南的烩面、安徽的徽州饼、江浙地区的麻心汤圆等等,尝遍各地美食还是最爱家乡的小吃,又臭又香的臭豆腐,外焦里嫩的麻圆、每天早餐必吃的鲜汤鱼粉。从这些小吃的名字能猜出我的家乡吗?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96167400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bjtheone.com/post/6400.html